。
马于灵活,郭元踏实,因此苏壹赶着驴车带着马于去平安城卖墨,把元子留下来继续做墨。
苏壹一进文典肆,就被店里的伙计认出来。
“唉,苏老板!”
苏壹转头就见到第一次接待他的小伙计白山。
这还是苏壹在这个世界第一次被人称呼苏老板。
第二次卖墨
“苏老板。”白山三两步小跑到苏壹面前,“苏老板您可来了,我家掌柜的可念叨死了。”
苏壹笑着拱手:“你们高掌柜平时那么忙,还有空惦记着我?”
“这种话我可不敢乱说。”
白山在书肆铺子里干了这么久,来店买东西的客人到底是有钱人,还是泥腿子,他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这位苏老板虽然说不是读书人,但说话做事却比一般童生老爷都有水准。
“苏老板请进。”白山把苏壹往里面引。
马于跟在苏壹后面,肩上还背着框子,他有些不自在的拽了拽自己的衣角。
他从没来过这种地方,入眼全部都是书,来店里买东西的客人大多都穿袍子。
马于曾经去过府县的大酒楼,看见出入大酒楼的人基本都坐马车,身边还有下人伺候。
让马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酒楼里那些看不起人的伙计,伙计们看见他们这些村里人,就跟看见什么脏东西似的,嫌弃他们身上脏,觉得他们会打扰贵客吃饭。
可是如今马于却看见偌大又豪华的书肆伙计对苏壹的态度如此热络,张口闭口称呼苏壹为“苏老板”,一时间他也竟跟着骄傲起来。
白山把苏壹迎进内室,又让人去请高掌柜。
苏壹把墨整齐的摆在桌子上,让高掌柜的细细查看。
高掌柜的点头,“不错不错,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好。”
苏壹回答,“这一批都是一两重的墨条,下一批需要等三个月。”
高掌柜问,“有二两重或者四两重的墨条吗?”
苏壹,“若是二两重的墨最起码得到四个月以后,四两重最起码得等半年。”
“这么久?”白山下意识脱口而出,转而才发觉这不是自己开口的场合,主动退后一步。
苏壹笑,“墨这种东西制作复杂精细,不仅用料要好,制作过程也十分漫长,好墨和次墨只要写字的人一上笔,立马就能察觉出不同。”
高掌柜的点点头,“苏老板的货,我信的过。咱们的价格还是和上次的一样,一两墨三千二百文,如何?”
苏壹,“自然可以。”
高掌柜的摸着胡子笑道,“我就知道苏老板是个爽快人。这样吧,这些墨我全要了,不仅如此,苏老板下一批货我这边先全都预订下来,苏老板能做多少,我这边就收多少。”
苏壹自然没什么不答应的,“高掌柜这边家大业大的,我能和文典肆定下这么大一单买卖,还是我占便宜了。”说着他压低声音,“若是咱们能做成长远买卖,价格也好商量。”
高掌柜听苏壹这语气,立马就明白这其中的意思。
苏壹看向马于,“咱们的驴车还在外面,文典肆来往的贵客多,你去看着驴车,别让驴子惊扰了别人。”
马于点点头,“好,我这就去。”
高掌柜也趁机支开了白山。
苏壹这些日子早就趁着在平安城做油炸蝈蝈的生意的时候,同郭里正的四弟,也就是那位在府衙户房做文吏的郭四叔搭上了关系,顺便还和平县县衙一位收税衙役有了两分交情。
苏壹废了一番功夫,可算是把文典肆后面老东家的底细摸清楚了。
这文典肆背后的东家姓文,文家世代经商,各种各样的产业都有涉及,其中最大头的就是药铺和书肆。
文典肆不仅在平安城有,周边几个府皆有分店,据说奉天府也有文家的产业。
这商户文家不仅有钱,据说还和奉天府那边的勋贵之家有亲,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有钱又有权。
可是就在上年三月,文家的家主突然病逝,只留下一子二女。